补档在爱发电:豆汁儿拿铁
不欢迎废虾

关于“长生不老是不是件好事?”引发的一系列瞎逼逼

某天看到奇葩说里有这么一道辩题,听辩论前我觉得是好事,听完后依旧觉得是好事,尽管最终正方输掉了。

初中时读《天神右翼》,写过一些同人(如今看来那几年对往后的文笔大有积累),因为二次创作的成分太多,发挥余地太大,所以很多连原作没提到的深层次的东西都会自己思考。

其中有一篇中短篇叫做《浮生倦》,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天神,整篇故事都在描写他的经历和心境。天神自然是长生不老的,但重点在于“倦”字。为什么倦呢?

节目里反方说的那些观点我都有考虑过。

他是天神,他背后有他的国家,他的城池,他的军队,他的子民。他是胜利的象征,他是众生的希望。所以他必须永垂不朽,他不可以哪怕是一丝丝的示弱。他没有休息的权利。

他没有可以永久陪伴的人。他们和魔界永久地斗争,他的朋友们在死生中轮回,一个个逝去。他记不住父母的摸样,忘却自己是怎么来到世上。他和爱人的爱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,分分合合,他最终认输,将对方从自己的心里一点点剔除干净,心如刀绞。

他唯一的孩子,也是和那人唯一的孩子,终于可以独当一面,但也不得不成为优秀的战士,与敌人和生死搏斗。他无法阻止,即使他的孩子多次差点儿丧命。他无论生多少个孩子,他的孩子们也无法逃离这样的命运。

他想过,他总是在想,要么就撒手人寰,让自己解脱吧。

故事的结局是,他最终在暂时的和平时期里,回忆着往事,迎着春天的阳光,在摇椅里安详地阖上了眼。结合前后文的语境,他好像是死了,可他又长生不老,逻辑上不成立,所以勉强算留了个白。

我后来也想过别的、合理的结局。他可能会在某一次的交战中扑向敌人的镰刀,至少“死得其所”,留下一个忠义英勇的形象,不至于被后人诟病。是自杀,不能被人知道他是自杀。活要活得体面,死要死得体面。


主人公仿佛是很惨的样子,如果这是一篇原创小说的话,也许我的核心思想是在表达“某些特殊人群肩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倍感压力,社会给每个职业的道德束缚太沉重…”之类的。其实我写的时候也没想那么深,我只是想让更多人理解和喜欢上主人公,那个并不是很招人喜欢的原作角色而已。(我顺带要黑一把天籁纸鸢,她写故事总是为虐而虐,爱情是人物的一切动机,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都非常片面)

可能题材太过沉重,这篇文是我有史以来,读者最少的一篇。但奇怪的是,可能是某种情绪渲染到顶峰,即使是负面情绪,也使它成为评价最高的一篇文(在《雪人》之前)。

可是即便如此,我仍然觉得长生不老是好事。

这是一个关于个人的选择题,把所有利害都摆在眼前的时候,很难说这些利害的总和加起来哪边更好。

我知道,如果一首歌是没有休止的,它不会有节奏,只有一个单音节在永久持续,或是一个片段在循环……无论如何最终是会厌烦,会疲倦。

但是我愿意用这些代价去交换。毕竟我不是他,我会比他自由,会没有他活得那么沉痛,还可以选择自己死亡的方式。

时间的有限让时间变得珍贵,同时也带来了伤害。我愿意用厌烦和疲倦来交换,让我避免承受亲人生老病死所带来的伤害,让我避免承受他们陪伴时间太少的思念与疾苦。

我愿意用厌烦和疲倦来交换,让我避免承受”我觉得自己浪费了好几年青春“”我当时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“的遗憾和后悔。


听很多人说,一些书还是别读,比如《百年孤独》,《人间失格》,《活着》等等。理由你们都懂。我没读过,当然也知道,最为一个绝望派(或者“阴郁派”,"BE派“)写手,各个方面跟人家都没法子比。

我不是刻意地往那个路线走,只是我脑子里生成了那个故事。写得时候并不是什么爽的心情,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害怕再读一遍,更何况是别人的书。

我喜欢看一刀封喉的悲剧,写出来的却是钝刀磨肉的哑剧。如果生活是毒气,吸一口就能毙命该多好,偏偏是雾霾,缓慢而长久地霸占着阳光、侵蚀着肺细胞,逃也逃不掉,只能忍着。

再回想《浮生倦》,我想我应该给那个主人公留一些余地,多留一些余地。我相信真的有一个那样的天神,但他并没有感到疲倦。


评论(2)
热度(8)
© 叛逆花年 | Powered by LOFTER